产能严重过剩 我国线缆行业去产能化迫在眉睫
2014年01月07日浏览次数:2038
“一方面行业产能过剩,产品质量存隐患,另一方面高端线缆有待开发和改进。”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华君如是说。蒋华君认为虽然中国的电缆企业中低端产品竞争充分,但高端产品的技术开发滞后,影响了中国电缆制造业的良好发展。
产能严重过剩
“严重过剩”,已成为当前线缆行业的真实写照。
“中国目前的产能甚至可以满足全球70%的市场”。蒋华君估计中小企业的开工率不足30%,线缆行业产能已远远超过国内市场对电缆的需求。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线缆行业已成为仅次于汽车整车制造业的第二大产业,年产值已突破一万亿元。
“但实际上市场的年需求只有5000亿元,我国电缆行业已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现象。”蒋华君表示,中国每年所产铜的总量为900万吨,其中55%~60%的铜被用到了线缆行业。从这个数据可以推算出,中国电缆行业真正的销售数据,铜电缆应该在4000多亿元,铝电缆接近1000亿元,也就是说,2013年中国对电缆的需求量应该在5000亿元左右。
事实上,有着同样看法的不仅是蒋华君,江苏上上电缆集团董事长丁山华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线缆行业目前已严重产能过剩,且由于粗放式的发展,行业平均利润率一直在下降。
质量问题仍存在
尽管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政府部门,一直关注电线电缆行业的品质与质量,但电线电缆质量提升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发布了2013年全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联动监督抽查结果,从被抽查的企业来看,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9.1%。其中,大型企业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7.3%,中小型企业合格率在91.1%~87%。
蒋华君对记者说,这个数字仅表示从工厂出厂的合格率。如果从市场中抽查,线缆产品的质量指标要远远低于工厂的抽查。他坦言,目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等质量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绝缘、高温、护套失重等关键性能指标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也坦言,目前我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仍然不高,近年来抽查合格率始终在90%左右徘徊,10%的不合格产品带来了很大的质量安全风险和质量效益损失。
据了解,近年来质检部门始终保持打击电线电缆质量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连续3年组织开展产品质量联动抽查,累计抽查6369家企业的7798批次产品,检出不合格产品891批次,共查办制售假冒伪劣电缆案件1042起。
出路在哪里
“质量提升、转型升级必将成为电缆行业今后的主旋律,也是电缆行业生产企业惟一的生路。”丁山华对记者表示。
纵观世界五百强没有一家不是靠质量取胜,当今质量就是市场已越来越成为现实。没有质量也就意味着失去一切,反之,质量好、服务好就能赢得市场。
“质量提升要全方位,除了树立高度的质量意识,大力推行科学管理方法、持续开展质量改进,全员参与保证质量等措施都要跟上。”丁山华说,只要树立“质量为天”的理念,持之以恒必将有成效。
线缆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哪里?丁山华认为,关键是企业要在“产品差异化、成本领先化”上花功夫。他认为,开发高端材料、高端产品,抢占线缆技术制高点就会形成“产品的差异化”。加快落后设备淘汰升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就会形成“成本的领先化”。两化合一就会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哪怕做好“一化”,做精做专企业同样会形成竞争优势。
蒋华君认为,线缆产业转型升级可从电缆制造高端化、电缆企业走向国际化、经济服务化、产业电子商务平台等方面入手。他表示,中国企业目前最缺少的是高端产品,对高端产品的研发制造,以及对综合服务的能力相对匮乏。
近年来,远东电缆将目标瞄准了全球最领先的企业,把耐克森、普睿司曼作为标杆,把研发与服务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现在远东正在向西门子、ABB、施耐德等企业学习看齐,实现“规划设计、施工与能效管理”一体化,从根本上帮助用户节约能效。
他强调,当前线缆行业转型升级重点集中在三方面。第一企业应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移;第二由资本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第三由成本竞争转向质量、技术、品牌、服务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