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方案获准 稀土势力范围划定
2014年08月13日浏览次数:2081
组建大型稀土产业集团的构想在经历了三年的博弈之后终于有了新的突破。三家公司获得了工信部的“路条”。
8月5日,包钢稀土(600111.SH)、厦门钨业(600549.SH)先后发布公告称,工信部已经原则同意稀土集团组建方案。几乎同时,央企中铝也公布称公司组建大型稀土集团的方案获得工信部的备案。“稀土是公司的三大主业之一。此次获工信部备案等于是拿到了‘准生证’,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认可。”中铝内部人士说。
今年年初,工信部确定了“5+1”的稀土整合方案,确定包钢集团、中国五矿、中铝公司、广东稀土、赣州稀土及厦门钨业6家公司各自组建稀土集团。
此次上述3家公司获得“路条”意味着该方案已经落地一半。一位业内权威专家透露,工信部或将在今年底公布剩余3家公司的备案方案。
不过,曾在南方稀土整合浪潮中被认为最具实力的中国五矿此番有些“失意”。五矿不仅没能在第一时间拿到“路条”,其在南方诸省的“势力范围”也遭“瓜分”。
方案落地
早在2009年,中国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稀土整合,并大幅减少稀土出口配额。2010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总量环比减少了40%。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5年,中国每年稀土出口配额递减额均未超过10%。业内专家称,政府希望通过出口管控来保护国内有限的稀土资源。
稀土大集团的整合战略此后也开始提上日程。2011年5月10日,国务院专门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此后,中国围绕稀土资源开发、冶炼分离和流通市场秩序等展开一系列整治,并由工信部提出组建大型稀土产业集团的方案。“5+1”方案随之酝酿而生。该方案已于去年底获国务院的批复,当时计划两年内实现。今年1月初,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北京召开组建大型稀土集团专题会议,最终确定了该方案。
之后,被列入名单的企业纷纷向工信部递交组建方案。但方案何时能够落地,当时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促使工信部及相关企业加快整合的一个外部因素是,今年3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有关中国稀土出口争端解决的裁决报告,支持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诉讼要求,裁定中国就稀土出口施加的限制措施违反世贸规则。
按照WTO的规则,中方可以继续上诉,但如果最终难以改变结果,那意味着中国稀土配额制度将面临取消的结局。
在稀土出口方面,中国一直执行配额制,即出口企业年度稀土出口量不得超过年度配额数量。
稀土作为战略资源,配额制能够有效地遏制稀土资源过度出口,但另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巨大,稀土走私现象屡禁不止。“WTO裁定中国违反世贸规则,也就意味着中国政府不能限制稀土出口。若稀土行业还像以前,一些中小企业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走私’获取暴利”。赣州一位稀土企业人士说。
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从年初开始考虑加快组建稀土大集团方案的落地。上述业内专家称,“5+1”方案原本规定是两年内实现,现在看来要加快了,剩余3家企业的组建方案有可能也会在今年获准。
划定范围
从已经获得工信部备案的三家公司组建大型稀土集团的方案来看,三家公司各有侧重,而工信部也为各家企业划定了“势力范围”。
根据厦门钨业的公告,该公司将按照《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稀土集团组建方案》整合福建现有(中国五矿除外)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及综合利用企业。
为此,厦门钨业计划在2014年底前完成稀土集团组建工作。事实上,厦门钨业目前旗下并没有专业稀土子公司,因而该公司将以其稀土事业部为基础组建稀土集团。
厦门钨业前身为厦门氧化铝厂,始建于1958年,1982年开始转产钨制品,并于两年后更名为厦门钨品厂。其控股股东为福建冶金(控股)公司。
目前,该公司钨冶炼产品的生产能力达22000吨,居世界第一,硬质合金占全国出口量的31%,钨钼丝材的产销量也占全国的60%以上。
而按照工信部的回函,要求包钢集团整合内蒙古自治区全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综合利用企业以及甘肃稀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以包钢稀土为主体,组建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方稀土”),2014年底前完成全部整合工作。
北方稀土还将通过市场化运作,采取控(参)股或股权置换等方式,明确股权关系,分期分批完成对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企业、甘肃稀土集团以及其他区外稀土企业的整合重组,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稀土企业集团。
包钢稀土总经理张忠在近期举办的第六届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透露,预计今年年底会全部整合完毕,在内蒙整合的企业也由原来的12家变成9家。
事实上,早在多年前,当时盛行的稀土整合方案是南北各成立一家稀土集团,分别为南方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集团。
北方稀土是由包钢集团牵头整合。起初,按照包钢稀土的规划,该公司除了整合内蒙和甘肃的稀土资源外,还计划整合山东和四川部分稀土资源。
此次组建北方稀土方案获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公司在四川和山东的整合。接近包钢集团高层的人士称,监管部门也是担心包钢一家独大,因而适度限制。
在此轮整合中,中铝无疑是最大的赢家。该公司不仅“截获”了对四川和山东稀土资源的整合,其势力范围还包括广西和江苏。
中铝内部人士称,中铝将以其控股的中国稀有稀土有限公司为整合主体。“中铝起身并不算最早,但却在推进整合工作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该人士说。
五矿“失意”
稀土资源分为轻稀土和中重稀土两类,前者以包头白云鄂博、四川冕宁、山东微山的氟碳铈矿为主,后者以南方离子型矿为主,富集于江西、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地区。
中铝在2009年确定了由单一铝的专业化公司向综合性矿业公司转型,形成铝、铜、稀土三大主业。在铝产业板块连年巨亏的情况下,中铝寄望于借助稀土板块和同板块打翻身仗。
事实上,相对于其他企业,在稀土产业方面中铝是个新兵。但近三年来,该公司在稀土产业方面快速扩张。
2011年6月初,中铝与江苏省5家稀土分离企业及1家贸易公司,共同成立中铝稀土(江苏)有限公司,从而获得稀土分离能力3.47万吨/年。
此后,中铝又先后与广西、江西、广东、福建等资源地签署了一批战略合作协议。今年3月26日,中铝领衔的中铝四川稀土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未来将通过这一平台,逐步整合四川省相关稀土产业。
相比之下,同样作为央企的五矿在稀土产业领域则略显失意。该公司此前在南方稀土产业整合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早在2008年,五矿集团旗下五矿有色联合江西赣县红金稀土有限公司、定南大华新材料有限公司组建五矿稀土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江西落脚。
其后,五矿又不断在湖南、广东和广西等区域“圈地”,最终形成了今天较为完备的稀土产业链。“五矿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南方稀土的最有力的整合者。如果说要成立南方稀土集团,五矿是最有实力的参与者。”上述专家说。
目前,仅以五矿拿下的6家稀土矿分离企业算,其稀土分离产能就占到南方稀土产能的一半。
在五矿集团内部人士看来,公司在稀土产业领域内的“野心”就是成为南方稀土的整合者。但这个目标随着后入者越来越多,到如今很难实现。
与北方稀土市场包钢一家独大的单一竞争格局不同,在南方中重稀土领域,形成了7、8家企业竞争的格局。
除了包钢稀土外,其余5家企业均位于南方。目前,五矿集团组建大型稀土集团的方案还没有公布,但上述专家称应该是会限定在江西、湖南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