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行业酝酿许久的白皮书终于面世。6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发布《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强调对中国稀土资源实施更为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和保护性开采政策,并加快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促进稀土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不忘兼顾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等。
业内人士表示,白皮书本身无太多新意,甚至可称为“老调重弹”,但其意义在于,向全球展示中国在稀土政策上的态度,即对内将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整合,对外明确中国的稀土出口政策等,“实际上,就是以白皮书的形式回应业界对稀土出口、价格飞涨、环境治理等多方面的质疑”。
与此同时,中国官方再次对今年3月欧美国家针对中国稀土出口的诉讼进行了回应——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稀土办公室副主任高云虎称,“中国愿意与有关各方共同合作,促进稀土诉讼早日解决。同时,也会积极地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切实维护中国的正当权益。”
储量占全球23%
据白皮书介绍,中国一直是稀土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并呈现“北轻南重”的特点——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等北方地区和四川凉山,离子型中重稀土矿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南方地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稀土行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按之前美国地质勘探调查局的说法,2009年,中国稀土储量为3600万吨,约占全球储量的36%。由此,业界流传着“中国36%的稀土储量供应全球90%或95%以上市场”这个说法。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巡视员、稀土办公室主任贾银松表示:“美国地调局没有说明数据来源,我们认为不够确切。”更正后,2009年,中国稀土储量是1859万吨,“按此计算,约占全球23%的储量”。该数据同样为白皮书中所用。
环境治理“更严格”
尽管中国稀土市场“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行业快速发展”,但在以23%的储量供应全球绝大多数稀土需求的同时,中国稀土行业却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及保障年限不断下降。同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优化产业结构
中国稀土行业的问题不止是环境污染,产业结构也有不合理之处。白皮书表示,中国将严格控制稀土冶炼分离总量,“除国家批准的兼并重组、优化布局项目外,停止核准新建稀土冶炼分离项目,禁止现有稀土冶炼分离项目扩大生产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书再次提到了稀土产业的整合及“稀土大集团企业”。从进程上看,这早已成为近几年市场中的主基调——目前,北方的稀土企业大多为包钢稀土所整合,南方稀土整合则出现了中国铝业、五矿和中国有色等龙头企业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