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协会官方微信

我们应该庆幸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的终结 2012年06月27日浏览次数:1853 作者: 来源:互联网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的新兴市场主管、Breakout Nations作者Ruchir Sharma在FT上撰文:

有关油价下跌的每日新闻,表明了全球经济重大转变的开始:即,“大宗商品超级周期”——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崛起将持续抬高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步入终结。这给许多企业和国家带来了困境,譬如过去十年里大量向中国出口原材料的巴西和俄罗斯等。而同时,这也令美国、土耳其等大宗商品进口国舒了一口气。

对石油钻孔的狂热,与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狂热潮惊人地相似。当互联网泡沫达到最大化之时,科技股占到了全球市场的25%。而在泡沫破灭之后,能源和材料等商品股取而代之,至2010年底,同样占据了全球市场的25%。下一次“交班”正当其时。

分析师们试图对互联网和石油狂热潮所致的非理性价格辩护。互联网“专家”们解释说,那些未曾盈利的公司之所以拥有如此高的身价,是因为数字网络化经济将极大繁衍,利润将以某种方式具体化。油价看涨者们则将其预期建立在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上,他们认为,新兴市场大量、迅速增长的石油需求仍将持续十至二十年。不过,尽管经历了空前繁荣,但巴西、俄罗斯、印度,以及中国经济均已显著放缓。

过去200年里,实际商品价格一直沿着一条可预测路线走低:上涨十年,下跌二十年。而我们刚刚经历了十年的上涨期。尽管石油(还有铜)是个例外,但其实际价格一直维持平稳,并不存在超级周期。基于中国工厂需求来预期石油出现超级周期,这并不具备多少意义——因为油价的上涨终将令全球工业放缓。一般来说,当油价涨到某个点,使得在石油上的支出占到GDP的6%时,需求就会下跌,增长开始停滞。就在大宗商品近期跌势开始前不久,全球经济已触及这个点。

大宗商品热潮催生了一种新型的投资基金产业。过去5年里,商品基金总投资已上番一倍多,2011年达到了4,000亿美元。能源期货的日交易量目前已较全球每日能源需求高出25倍!投机者们占据了市场,许多人正从价格下跌中受损,而他们的损失使得全球消费者受益。大宗商品泡沫较互联网泡沫冲击来得更大。一般而言,股价上涨会提振经济;而高油价则提高了企业和消费者成本,对整体经济造成脱离。这一冲击毫不夸张:美国过去11次衰退中,有10次衰退之前都出现过油价大幅上涨。价格上涨就像是一场大的增税,而下跌则像是大减税。

大宗商品泡沫是最糟糕的一类泡沫,一旦它们兴起,资本就会遭到毁坏,整个社会的财富就会减少。至少科技泡沫创建了新的互联网工具和企业,给世界带来了部分一处,但大宗商品热潮则是将财富堆到了毫无产出之处。互联网富豪真正具有创造力,他们中的许多人至今仍在推动技术革命。而今天的亿万富翁们则是通过“地下挖宝”来赚钱。在2001年,全球有29位能源领域的亿万富翁,75位科技领域亿万富翁;而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已经反转,科技领域36位,能源领域91位,多数在石油领域。而这些石油大亨们目前的唯一贡献就是,激励竞争对手们寻求石油替代品。

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走低,提振了严重依赖于原材料进口的西方经济体,并使得资本能够流向更具产出性的产业。如果美国科技再次成为未来十年的热潮,我们也无需意外——对比19世纪,美国就曾在30年间出现过两次铁路繁荣。石油泡沫的终结可能令科技热潮重新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