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协会官方微信

锌价将扶摇直上 2012年07月20日浏览次数:1524 作者: 来源:互联网

     从04年起,LME锌库存从75万吨开始回落,到06年11月份库存跌破10万吨,期价则从当初的1000美元/吨左右涨到4510美元/吨的历史高位;07年库存低位盘整后开始缓慢回升,期价则快速回落,08年金融危机之后需求大幅下滑,锌价一度跌入谷底至1065美元/吨,库存则快速攀升;2011年4月20日LME锌库存突破80万大关,为1995年以来首次,而进入2012年锌库存上升势头似乎有增无减,截止7月17日LME锌库存达到996725吨,创17年来的历史新高,而对应期锌(14830,-25.00,-0.17%)走势则是漫漫熊途,目前伦锌苦苦挣扎在1900美元/吨的成本线附近。高库存低价格表面上看是市场规律使然,但是除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外,我们认为有“一双有型的手”一直在幕后操控,它顺应规律、并让规律发挥到极致,超高库存背后暗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产能过剩导致库存积压

    锌的过剩时间并不算长久,04~06年全球锌市供应是有缺口的,到07年才开始少量过剩,但之后供应过剩一直持续,累积过剩导致现在LME库存的积压。而过剩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中国方面,05年国内产能为340万吨,而到今年产能将达到710万吨,中国精锌产量从05年的264万吨越增至11年526万吨,7年间中国锌产能翻一番,锌产量则净增262万吨,从上表我们不难发现05~11年全球产量增加281万吨,增量几乎全在中国。
   中国的锌产业的扩张不仅盲目而且相当混乱,业内的恶性竞争和利润挤压,致使国内炼锌行业基本处于微利时代,也几乎没有享受到06~07年高价所带来的暴利盛宴,如今多数冶炼企业已经命悬一线,仅靠微薄的加工费惨淡经营着。反观国外产业结构,集中度相当高,除去中国产量外,全球锌剩余产量的93%都控制在国外10家企业手中,如新星、超达年产量都达百万吨之巨,与中国规模以上的炼锌企业多达400多家形成极大反差,在价格的竞争中我们就是一盘散沙。全球的精炼锌过剩的格局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的盲目发展造成的,如今的苦果也只能有国内企业自己来吞咽。而长久低迷的锌市,必将引发国内锌产业一轮洗盘,国内锌企业命运堪忧,而恰恰此时国际大姥们又悄悄开始酝酿着新一轮盛宴。
   

    新奥尔良仓库一家独大,狂揽锌近70%
  这场盛宴的路径跟我们开篇讲的库存和价格的模式应该是一致的,库存从增加到减少,价格先低后高的演变路径。国际大姥们手头有强大的资源优势,矿山、炼厂、贸易商以及快捷的融通渠道,多位一体,这些都是他们布局的必要条件,显然这些也是我们国内企业所不具备。那么如何布局呢?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再重新来审视下LME库存,你会发现里面确实大有文章。
   LME 锌在全球有27个仓储地,其中16家鲜有库存,5万吨以上的只有4家,底特律、柔佛、新奥尔良和巴生港,其中新奥尔良占据了库存的绝大部分。
  新奥尔良只是一个港口城市,该城市远离工业中心,即便在美国也是如此,那为何这里能够积聚这么庞大的库存呢?又是谁在搬运这些库存呢?其实早在去年市场已经有了答案:幕后推手就是嘉能可,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贸易商,这家公司控制着全球锌贸易的60%,并在矿产、冶炼、加工方面均有涉足。有分析认为嘉能可收紧对全球锌市的控制,将原材料置于难以进入的地区,迫使工业消费者支付较高的现货升水,来从中获利。没错,但我们认为这仅仅是一方面,嘉能可的目的绝对不会仅限于眼前,他们有着更为深远的利益考量,从其长期持有并持续增加在LME仓库的库存的行为上可以一窥端倪。
   通常我们认为主导供需的应该是源头的冶炼厂和终端的消费,但是在锌价处于极度低迷的状态下(当前),终端消费萎缩,炼厂的多余产能很难直接在终端消化,于是就转给了贸易商(中间商),贸易商则再转移到LME仓库,适合的机会再卖给终端消费,否则就抵押给银行进行融资,而融资锁定的锌要转移到终端消费则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当前的问题是冶炼商在执行环节③的时候觉得不如执行环节①来得省事,贸易商觉得执行环节⑤图利不大,不如全部作为融资(融资成本低),慢慢的③⑤环节被砍掉了,终端消费者只能通过⑥LME仓库来购买,而仓库的实际掌控者多半就是贸易商,而往往大型贸易商同时也控制着冶炼厂,所以最终决定供需平衡的核心转移到了贸易商的头上。
   利益最大化是嘉能可等贸易商的终极目标,因此他们会不断收紧资源,等待最佳的出手时机,谁手头积聚的资源越多,谁在价格上的话语权就越大,谁就拥有绝对的定价权。锌是资源类商品,其不可再生性意味着总有一天资源会枯竭,根据目前可经济开采的锌储量推算,全球锌可开采年限已经降至10年以内了,锌的供需格局在10年内将完全逆转,未来供应紧张将成为常态,除非有替代品出现,否则价格与现在甚至[NextPage]是前期历史高点都将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而谁会是这轮盛宴的买单者呢?答案还是中国。目前中国国内供需缺口不大,进口依存度仅为6%左右,不象铜高达33%(铜长期高价因素之一),而国内的需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光从钢板镀锌率来看国内跟发达国家有近4个百分点的差距,相当与300万吨锌的需求量,前面我们提到了国内的无序发展以及盲目扩张,必将迎来产业的整合,而处在结构转型期的中国要想继续扩大产能似乎已经很不现实了,所以我们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产能将走下坡路,如此一来随着国内需求的增加,供应将趋于紧张,势必加大对进口的需求,随着中国买进的增加,锌价也便扶摇直上,或许从此再也不回头了。现在买入很划算,其实这就是大姥们的简单不过的逻辑,除了嘉能可外,高盛、摩根大通、托克公司都在位列。一起等待最后的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