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协会官方微信

上海市进出口公平贸易行业工作站(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信息简报【2025年第4期】 2025年03月07日浏览次数:57 作者: 来源: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

 

信息简报

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

上海市进出口公平贸易行业工作站

2025年第4期(总第83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

 

一、阿根廷对华铝箔启动反倾销日落合并情势变迁复审调查

二、再生铝进口清关:政策红利与实操要点一网打尽

三、进口再生铜铝原料政策解析:全新格局与发展机遇

四、宁波口岸铜材进出口新趋势:价差收窄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五、特朗普钢铝232附加征税的执行细则梳理

 


阿根廷对华铝箔启动反倾销日落合并情势变迁复审调查


2025年2月21日,阿根廷经济部发布2025年第162号公告称,应阿根廷企业ALUAR ALUMINIO ARGENTINO S.A.I.C.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铝箔(西班牙语:Hojas de aluminio, sin soporte, simplemente laminadas, de espesor superior o igual a 0,006 mm pero inferior o igual a 0,2 mm y anchura inferior o igual a 1.300 mm, excepto las lisas, con un contenido de aluminio superior o igual al 99,2%, en peso, de espesor inferior o igual a 6 micrómetros, en bobinas de ancho inferior o igual a 500 mm, según norma ASTM B 373-95)启动反倾销第一次日落复审调查,同时启动反倾销情势变迁复审调查。涉案产品为厚度介于0.006毫米(含)~0.2毫米(含),宽度不大于1300毫米的层压铝箔,但不包括铝含量大于等于99.2%(重量)、厚度小于等于6微米、宽度小于等于500毫米的光面铝箔。涉案产品的南共市税号为7607.11.90。案件调查期间,暂不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利益相关方可下载调查问卷参与调查,下载地址:www.argentina.gob.ar/cnce/cuestionarios

2019年3月8日,阿根廷对原产于中国的铝箔启动反倾销调查。2020年3月9日,阿根廷对该案作出肯定性终裁,正式对涉案产品征收离岸价28%的反倾销税,有效期为五年。

(编译自:阿根廷官方公报)




再生铝进口清关:政策红利与实操要点一网打尽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再生铝作为一种重要的绿色环保材料,其进口需求日益增长。在我国 “双碳” 战略的大背景下,再生铝的应用更是成为新的消费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 年到 2022 年 2 月累积进口 387.42 万吨,同比增加 17.8%,进口新规实施后,2022 年进口总量显著高于之前,可见其热度攀升之迅猛。但再生铝进口清关流程相对复杂,你是否了解其中的门道呢?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科普一下。

一、最新政策解读

(一)原料归类细化

2024 年 10 月 21 日,生态环境部联合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更新发布了第 23 号公告,对再生铝原料的归类进行了重要调整。此前,可进口的再生铝原料统一归类到 “铸造铝合金原料”,而现在则细分为 “纯铝原料”“变形铝合金原料” 及 “铸造铝合金原料” 三类。这一变化意义重大,以变形铝合金为例,它主要通过热加工或冷加工进行塑性变形生产加工产品,像铝 - 铜系、铝 - 锰系等不同系列的变形铝合金,因其独特的加工特性和应用领域,单独归类能更精准地满足各行业对再生铝原料的差异化需求,使得企业在进口时能根据自身生产需求,更精准地选择适配的原料。

(二)进口限制放宽

公告明确符合要求的再生铝原料在进口过程中不再属于固体废物,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再生铝的进口性质,为行业发展扫除了一大障碍。同时,规定在进口过程中不允许铜和铝进行混装,必须全部为再生铜或者再生铝,且铜和铝项目下不同类别的原料也不可以散装混合,例如铜米和铜管不能散装混合,但可分别独立包装同一批进口。此外,新增了再生铝原料的进口申报 HS 编码,如 7602 章节下的多个编码,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再生铝原料,为进口申报提供了清晰的分类指引,大大提高了进口流程的规范性与便捷性。

(三)检验要求调整

在检验环节,新规带来了显著变化。首先采用感官检验,即海关人员通过目视等方式对货物的表观特征、夹杂物含量、铝或铝合金实物量等进行初步判断。对不明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货物,再依据海关行业技术规范或国家标准,如《GB/T 38472-2023 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等相关标准的检验方法进行深入检测。这意味着,若再生铝原料在外观上无明显异常,如无过多杂质、色泽正常,且初步判断符合标准,就可能免去繁琐的实验室检测流程,极大地简化了进口流程,加快货物通关速度,降低企业的时间与经济成本。

 

二、可进口再生铝种类剖析

(一)纯铝原料

根据《GB/T 8005.1 铝及铝合金术语》,铝的质量分数≥99% 的金属即为纯铝(俗称 1 系)。进口形式主要为再生铝锭或进行捆绑、袋装、压块的散装铝。其原料来源广泛,涵盖铝线、导电铝板、铝管、铝棒、铝粒、铝罐、纯铝器具、铝箔、纯铝加工余料及几何废料等。在进口报关时,务必注明原料类别(铝锭、压块)、原料来源、原料的外观及尺寸规格、夹杂物含量、挥发物含量、金属总含量及铝含量等详细信息。结合《SN/T 5762-2024 进口再生纯铝原料检验规程》,进口纯铝过程中重点检测放射性污染、夹杂物含量、铝及铝合金实物量。其中,纯铝产品中的金属总含量应≥91%,在金属总含量中,铝的成分应≥99.5%,且应无明显非金属杂质及油污等挥发性物质,夹杂物应≤0.8%。

(二)变形铝合金原料

变形铝合金,主要通过热加工或冷加工进行塑性变形生产加工产品,如铝 - 铜系(2 系)、铝 - 锰系(3 系)等(俗称:熟铝)。进口同样以铝锭与散装铝为主,不过由于其铝含量纯度相对不高,容易携带各类杂质,像铝管内携带铜、表面附着油漆、带有螺丝、铜管、线路板、塑料与玻璃、铁质类物体、胶膜、非金属物质、泥沙、油污等,而现行进口要求中,这些非铝合金类物质暂都不允许携带。原料来源丰富,包括挤压材余料、板材加工余料、铝板、铝带、加工废料、锻造铝轮毂、飞机铝板、各类铝器具、铝线、铝压实块、门窗铝材、铝箔等等。此类变形铝合金的铝及铝合金的实物含量应≥91%,夹杂物应≤0.8%。

(三)铸造铝合金原料

铸造铝合金,主要通过浇铸或压铸等方式生产铸件产品,如铝活塞、铝铸件等(俗称:生铝)。通常以铝锭、铝块、铝屑为主要形态。依据《GB/T 13586-2021 回收铝》,其来源有铝活塞、铝铸件、铸造车轮、车铣铝屑、铝破碎料、铝渣等。在进口检测方面,依据《SN/T 5418-2024 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检验规程》,金属总含量应≥97%,铝及铝合金含量应≥91%,夹杂物应≤0.8%。


三、清关流程详解

(一)前期准备

在开启再生铝进口业务前,务必充分了解我国最新的进口政策、法规及标准,可通过海关总署、生态环境部等官方网站实时查询,确保进口活动合法合规。选择信誉良好、产品质量稳定的供应商是关键,建议实地考察供应商的生产加工环境、质量管控体系,查看其过往的产品检测报告、客户评价等,以保障货源质量。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国外发货前,最好对再生铝进行一次铝含量检测,提前了解货物是否符合我国进口标准,避免到港后因铝含量不达标等问题造成滞留或退运,徒增成本与时间损失。

(二)单证准备

进口再生铝需备齐一系列关键单证。合同要详细注明双方权利义务,涵盖货物名称、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方式、付款方式等核心条款;发票需准确反映货物价值;装箱单应清晰罗列货物包装、件数、重量等信息;提单是提货的重要凭证;原产地证用于核定关税,务必确保其真实性与准确性;质量证明书不可或缺,需包含供方名称、原料名称、净重、挥发物含量、夹杂物含量、铝以及铝合金含量、金属总含量、金属回收率、检验结果、供方质监部门的检印、本标准编号等详细内容,为海关审核提供有力依据。

(三)报关与查验

货物抵达我国目的港后,进口商需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船舶申报进境之日起 14 日内,及时向海关申报。申报时,通过国际贸易 “单一窗口” 提交准备好的各类单证,海关将对单证进行审核。随后,海关大概率会对货物进行查验,查验内容包括核对货物的名称、规格、数量、重量等信息是否与单证相符,检查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表面是否整洁、有无严重飞边或气孔,以及通过专业设备检测夹杂物含量、铝及铝合金含量等指标是否达标。若海关对货物质量存疑,还可能抽取样品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进口商需积极配合,确保查验工作顺利进行。

(四)税费缴纳

再生铝进口需缴纳关税与增值税。税费依据货物的完税价格与适用税率计算,完税价格通常以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海关依法进行审定。不同类型的再生铝原料适用不同的申报编码与税率,常见的如 7602000020 - 符合 GB/T 38472 标准要求的可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铝块、屑料),暂定关税:0,最惠关税:1.5%,增值税率:13%;7602000040 - 可进口再生纯铝原料等。进口商应根据海关出具的税单,在规定期限内,通常为 15 日内,通过电子支付等方式完成税费缴纳,以免产生滞纳金,影响提货流程。

(五)后续监管

提货后,进口商并非就 “高枕无忧” 了,仍需按照我国相关规定接受后续监管。在规定时间内,可能需配合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对货物的使用情况、流向等进行核查,确保再生铝用于合法合规的生产加工领域,避免出现违规转卖、私自改变用途等行为。若在后续监管中发现问题,企业将面临警告、罚款、责令整改甚至暂停进口资格等处罚,因此务必严格落实监管要求,保障进口再生铝业务全流程的规范性。

 

(来源:进口清关一点通

 


进口再生铜铝原料政策解析:全新格局与发展机遇

 

2024 年 10 月 21 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再生铜及铜合金原料、再生铝及铝合金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为进口再生铜铝原料带来了全新的政策导向。此次公告内容丰富,涉及多个关键领域。

图片

 

一、进口政策的核心要点

  1. 固体废物属性变更

    :明确符合要求的铜、铝再生原料在进口时不再被视为固体废物。这一转变极大地改变了进口流程和监管方式。并且在进口过程中,铜和铝不能混装,同一类原料也不能散装混合。例如,铜米和铜管不能散装混合,需分别独立包装后再进行进口。
  2. 原料分类调整

    :再生铝原料的分类不再局限于 “铸造铝合金原料”,而是细化为 “纯铝原料”“变形铝合金原料” 及 “铸造铝合金原料”。同时,再生黄铜原料更新为 “铜合金原料”。这一调整使得进口原料的类别更加清晰,有利于行业的精准管理。
  3. 申报编码增加

    :新增了再生铜、铝原料进口申报 HS 编码,涵盖 7404、7602 章节。这一举措为进口申报提供了更明确的依据,有助于提高申报的准确性和效率。
  4. 检验要求简化

    :强调以感官检验为主,对于感官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可能不再进行进一步检测。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检验流程,提高了进口效率。

二、进口再生铝的具体内容

可进口再生铝种类

:公告附表显示可进口再生铝包括 “纯铝”“变形铝合金原料”“铸造铝合金原料”。
图片

·纯铝

·变形铝合金

:通过热加工或冷加工进行塑性变形生产加工产品的铝合金,俗称 “熟铝”。其包含铝 - 铜系、铝 - 锰系、铝 - 硅系、铝 - 镁系、铝 - 镁 - 硅系、铝 - 锌系及其他变形铝合金。进口以铝锭和散装铝为主,由于铝含量纯度不高,容易携带杂质,如铝管内携带铜、表面附着油漆、带有螺丝、铜管、线路板、塑料与玻璃、铁质类物体、胶膜、非金属物质、泥沙、油污等。目前进口要求中,这些非铝合金类物质都不允许携带。原料来源包括挤压材余料、板材加工余料、铝板、铝带、加工废料、锻造铝轮毂、飞机铝板、各类铝器具、铝线、铝压实块、门窗铝材、铝箔等。其铝及铝合金的实物含量应≥91%,夹杂物≤0.8%。

·铸造铝合金

    :铝含量≥99% 的金属,在进口时主要以再生铝锭或散装铝形式存在。其原料来源广泛,包括铝线、导电铝板、铝管、铝棒、铝粒、铝罐、纯铝器具、铝箔、纯铝加工余料及几何废料等。在进口报关文件中需注明原料类别、来源、外观及尺寸规格、夹杂物含量、挥发物含量、金属总含量及铝含量等。根据《SN/T 5762 - 2024 进口再生纯铝原料检验规程》,进口纯铝主要检测放射性污染、夹杂物含量、铝及铝合金实物量。其中纯铝产品中的金属总含量应≥91%,铝成分≥99.5%(应无明显非金属杂质及油污等挥发性物质,夹杂物≤0.8%)。
    :通过浇铸或压铸等方式生产铸件产品的铝合金,俗称 “生铝”。以铝锭、铝块、铝屑为主。来源包括铝活塞、铝铸件、铸造车轮、车铣铝屑、铝破碎料、铝渣等。金属总含量应≥97%,铝及铝合金含量≥91%,夹杂物≤0.8%。《SN/T 5418 - 2024 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检验规程》。

  1. 申报编码

    :7602000020 - 符合 GB/T 38472 标准要求的可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铝块、屑料)暂定关税:0,最惠关税:1.5%,增值税率:13%;7602000030 - 其他可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铝块、屑料);7602000040 - 可进口再生纯铝原料;7602000050 - 可进口再生变形铝原料(对于 7602000030 所表示的 “其他原料” 暂不清晰其所指,可能是标准范围之外但允许进口的再生铸造原料,不过标准之外的原料应是不被允许进口的,编码描述比较模糊。)

三、进口再生铜的具体内容

  1. 可进口再生铜种类

    :公告附表显示可进口再生铜包括 “再生铜原料”“再生铜合金原料”。
    图片
图片

·再生铜

·再生铜合金

    :利用含铜废料经过分类和预加工处理后,能直接用于生产的原料。原料来源包括铜线、铜管、铜棒、铜板、铜米、其他形状铜件或铜制作器皿等。再生铜原料中的铜含量≥97%,铜米中的铜含量≥98%,杂质含量≤0.8%。根据《SN/T 5416 - 2024 进口再生铜原料检验规程》,进口再生铜主要检测放射性污染、夹杂物量、铜实物量、含有非金属涂层的原料含量(再生铜原料允许表面有少量涂层,如 2 号铜线、2 号铜料,但建议在进口前去除干净)。
    图片
    图片
    :包含黄铜、青铜、白铜、高铜等块料和屑料。黄铜以铜为基体金属,主要由铜和锌组成;青铜以铜为基体金属,除锌和镍以外其他元素为主添加元素;白铜以铜和镍组成;高铜以铜为基体金属,加入其他少量元素。原料来源包括铜加工余料、不合格产品、工业设备中拆除的回收料、五金零件、铸件及破碎料、水表阀门及车铣屑料等。铜合金含量≥95%,杂质量≤0.8%。
    图片

图片
  1. 申报编码

    :7404000020 - 符合 GB/T 38470 标准要求的可进口再生黄铜原料(块料、屑料)暂定关税:0,最惠关税:1.5%,增值税率:13%;7404000030 - 符合 GB/T 38471 标准要求的可进口再生铜原料(铜线、混合铜料、铜米)暂定关税:0,最惠关税:1.5%,增值税率:13%;7404000040 - 其他可进口再生铜合金原料(块料、屑料);7404000050 - 其他可进口再生铜原料(7404000040 可用于申报黄铜合金外的其他类铜合金,如青铜,但 7404000050 所指 “其他可进口再生铜原料” 仍需等待后续明确其所指,在实际操作中分辨。)
(来源:进口清关一点通)

 

宁波口岸铜材进出口新趋势:价差收窄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一、铜材市场概况

铜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宁波口岸作为中国重要的铜材进出口枢纽,其数据变化往往反映了国内外市场的动态。2024年,宁波口岸铜材进出口市场呈现出一些显著的新变化,尤其是进出口价差的收窄,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根据宁波海关的最新统计,2024年宁波口岸在未锻轧铜及铜材的进出口量、价值和价格方面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这些变化背后,既有国际市场的波动,也有国内需求的变化。

二、2024年宁波口岸铜材进出口数据解析

01 全年数据总览

2024年,宁波口岸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总量为64.8万吨,同比下降12%;进口价值为408.3亿元,下降3%;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6.3万元,上涨10.3%。

同期,出口未锻轧铜及铜材总量为28.3万吨,同比增长34.6%;出口价值为206亿元,增长40.2%;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7.3万元,上涨4.1%。

02 12月单月数据

12月份,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6.2万吨,同比减少8.9%;价值39.3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6.3万元,上涨9.8%。

同期,出口未锻轧铜及铜材1.6万吨,减少4.6%;价值12亿元,增长2.1%;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7.5万元,上涨7.1%。

三、价格变化趋势:高位震荡中的机会

01 进口价格走势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宁波口岸进口铜材价格进入上升通道,并在2024年6月达到每吨6.7万元的历史峰值。虽然下半年价格有所回落,但整体仍处于历史高位。

02 出口价格对比

出口价格趋势与进口基本一致,2024年全年平均价格为每吨7.3万元,12月单月价格更是达到每吨7.5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进出口价差显著收窄,这为国内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四、进口来源与出口目的地分析

01 进口来源

2024年,宁波口岸从刚果民主共和国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12万吨,同比增长115.2%,占总进口量的18.5%。其中,高纯阴极铜(HS编码:7403.11.00)进口量达11.3万吨,占宁波口岸高纯阴极铜总进口量的36.5%。

此外,日本、赞比亚和欧盟也是重要的进口来源地,分别进口6.6万吨、6.5万吨和5.1万吨。

02 出口目的地

宁波口岸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为东盟、欧盟和韩国。2024年,对东盟出口6.2万吨,同比增长18.2%;对欧盟出口4.8万吨,增长16.4%;对韩国出口3.8万吨,增长94.7%。三者合计占出口总量的52.1%。

五、贸易方式调整: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分化

2024年,宁波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49.7万吨,同比下降17.1%;一般贸易方式出口16.3万吨,增长22.5%。

同期,加工贸易方式进口5.3万吨,减少35.6%;出口11.3万吨,增长46.7%。这种贸易方式的分化,反映了企业在应对市场变化时的策略调整。

六、未来展望与市场建议

01 市场机遇

  • 价差收窄为国内铜材加工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 高纯阴极铜的进口增加,表明高端材料需求增长
  • 对东盟、欧盟等地的出口增长,显示国际市场对中国铜材的认可度提升

02 风险提示

  • 原材料价格波动仍可能对市场造成冲击
  •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可能影响贸易流向
  • 企业需密切关注政策调整,规避潜在风险

(来源:进口清关一点通)

 

 

特朗普钢铝232附加征税的执行细则梳理

 

我无论如何都不能理解,作为美国的民选总统,怎么会有“降低关税是一件有损于美国”的认知?这就跟“降低汇率就能促进出口”的想法,一样无知。
降低关税当然会增加进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但是,无非是在还原产品本身的实际价格。同样一个手机,中国生产700人民币,美国生产100美金,汇率是7.2的话,到底是买700块人民币的中国货,还是100美金的美国货,对美国老百姓更有利呢?你特朗普加征25块钱关税的话,最多是让美国人多花20块钱,去买美国货,这有什么好处呢?
有人说,这样美国就能生产了。美国生产手机的人,就能拿到100块美金。卧槽,你不生产就不能拿到这100块吗?你花700人民币从中国买,然后照样在美国卖100美金,你不是不但能得到100美金,还能拿到100*7.2-100=20块钱的利润吗?这不是傻逼都应该懂的道理吗?有人发帖说,我老在团队里炫边际效益,包装自己和经济学的特殊关系。我想说的是,经济学是用来解释市场交易/国际贸易现象,非常有用的原理和工具。学学没什么坏处。不过,这里的100和700是什么深奥的经济学吗?这特么不过是小学算术。只是小学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用它来解释现象而已。哦,多说一句,我一般用边际效益。我看发帖里写的边际效应,大概是个别字。
牢骚太盛防肠断,坏人来了有猎枪。与2018年3月开始的钢铝232相比,特朗普这次进一步追加钢铝232征税,有以下三个特点,中国企业应该务必注意:
第一,提升征税幅度,取消国别、产品和配额等排除制度;
第二,扩大征税的产品覆盖范围,并开通申请追加征税范围的渠道;
第三,制定配套规则,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治理规避行为。
对中国企业而言,钢铁产品的对美出口并没有太大变化。即使涉税产品的范围有扩大,也是与其他国别的钢铁企业对美出口有同趋势的变化,没有改变价格竞争力结构。
但就铝制品而言,对此前豁免的国别恢复征税,反而相对降低了中国产品的征税压力。当然,由于美国对中国还有另外的IEEPA紧急状态征税10%,中国铝制品对美出口的相对征税没有发生变化=25+10+25=60%。也就是说,相当于在原来适用征税的水平上,与此前豁免的国别同时加征了25%的关税。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特朗普在对华铝制品征税上,是仔细算计过的。
当然,特朗普动辄对外加征关税的做法,增加了中国企业转移投资的政策不确定性,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难度增加。这当然会降低中国产业外移,实体经济空心化的风险,同时也收窄了中国资本维持投资收益的路径。

   (来源:上海公平贸易)

 

 
阅读 20
写留言
 
 
 
 
写留言
留言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