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简报
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
上海市进出口公平贸易行业工作站
2025年第4期(总第83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
一、阿根廷对华铝箔启动反倾销日落合并情势变迁复审调查
二、再生铝进口清关:政策红利与实操要点一网打尽
三、进口再生铜铝原料政策解析:全新格局与发展机遇
四、宁波口岸铜材进出口新趋势:价差收窄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五、特朗普钢铝232附加征税的执行细则梳理
阿根廷对华铝箔启动反倾销日落合并情势变迁复审调查
利益相关方可下载调查问卷参与调查,下载地址:www.argentina.gob.ar/cnce/cuestionarios
2019年3月8日,阿根廷对原产于中国的铝箔启动反倾销调查。2020年3月9日,阿根廷对该案作出肯定性终裁,正式对涉案产品征收离岸价28%的反倾销税,有效期为五年。
(编译自:阿根廷官方公报)
再生铝进口清关:政策红利与实操要点一网打尽
一、最新政策解读
(一)原料归类细化
2024 年 10 月 21 日,生态环境部联合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更新发布了第 23 号公告,对再生铝原料的归类进行了重要调整。此前,可进口的再生铝原料统一归类到 “铸造铝合金原料”,而现在则细分为 “纯铝原料”“变形铝合金原料” 及 “铸造铝合金原料” 三类。这一变化意义重大,以变形铝合金为例,它主要通过热加工或冷加工进行塑性变形生产加工产品,像铝 - 铜系、铝 - 锰系等不同系列的变形铝合金,因其独特的加工特性和应用领域,单独归类能更精准地满足各行业对再生铝原料的差异化需求,使得企业在进口时能根据自身生产需求,更精准地选择适配的原料。
(二)进口限制放宽
公告明确符合要求的再生铝原料在进口过程中不再属于固体废物,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再生铝的进口性质,为行业发展扫除了一大障碍。同时,规定在进口过程中不允许铜和铝进行混装,必须全部为再生铜或者再生铝,且铜和铝项目下不同类别的原料也不可以散装混合,例如铜米和铜管不能散装混合,但可分别独立包装同一批进口。此外,新增了再生铝原料的进口申报 HS 编码,如 7602 章节下的多个编码,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再生铝原料,为进口申报提供了清晰的分类指引,大大提高了进口流程的规范性与便捷性。
(三)检验要求调整
在检验环节,新规带来了显著变化。首先采用感官检验,即海关人员通过目视等方式对货物的表观特征、夹杂物含量、铝或铝合金实物量等进行初步判断。对不明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货物,再依据海关行业技术规范或国家标准,如《GB/T 38472-2023 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等相关标准的检验方法进行深入检测。这意味着,若再生铝原料在外观上无明显异常,如无过多杂质、色泽正常,且初步判断符合标准,就可能免去繁琐的实验室检测流程,极大地简化了进口流程,加快货物通关速度,降低企业的时间与经济成本。
二、可进口再生铝种类剖析
(一)纯铝原料
根据《GB/T 8005.1 铝及铝合金术语》,铝的质量分数≥99% 的金属即为纯铝(俗称 1 系)。进口形式主要为再生铝锭或进行捆绑、袋装、压块的散装铝。其原料来源广泛,涵盖铝线、导电铝板、铝管、铝棒、铝粒、铝罐、纯铝器具、铝箔、纯铝加工余料及几何废料等。在进口报关时,务必注明原料类别(铝锭、压块)、原料来源、原料的外观及尺寸规格、夹杂物含量、挥发物含量、金属总含量及铝含量等详细信息。结合《SN/T 5762-2024 进口再生纯铝原料检验规程》,进口纯铝过程中重点检测放射性污染、夹杂物含量、铝及铝合金实物量。其中,纯铝产品中的金属总含量应≥91%,在金属总含量中,铝的成分应≥99.5%,且应无明显非金属杂质及油污等挥发性物质,夹杂物应≤0.8%。
变形铝合金,主要通过热加工或冷加工进行塑性变形生产加工产品,如铝 - 铜系(2 系)、铝 - 锰系(3 系)等(俗称:熟铝)。进口同样以铝锭与散装铝为主,不过由于其铝含量纯度相对不高,容易携带各类杂质,像铝管内携带铜、表面附着油漆、带有螺丝、铜管、线路板、塑料与玻璃、铁质类物体、胶膜、非金属物质、泥沙、油污等,而现行进口要求中,这些非铝合金类物质暂都不允许携带。原料来源丰富,包括挤压材余料、板材加工余料、铝板、铝带、加工废料、锻造铝轮毂、飞机铝板、各类铝器具、铝线、铝压实块、门窗铝材、铝箔等等。此类变形铝合金的铝及铝合金的实物含量应≥91%,夹杂物应≤0.8%。
(三)铸造铝合金原料
铸造铝合金,主要通过浇铸或压铸等方式生产铸件产品,如铝活塞、铝铸件等(俗称:生铝)。通常以铝锭、铝块、铝屑为主要形态。依据《GB/T 13586-2021 回收铝》,其来源有铝活塞、铝铸件、铸造车轮、车铣铝屑、铝破碎料、铝渣等。在进口检测方面,依据《SN/T 5418-2024 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检验规程》,金属总含量应≥97%,铝及铝合金含量应≥91%,夹杂物应≤0.8%。
三、清关流程详解
(一)前期准备
在开启再生铝进口业务前,务必充分了解我国最新的进口政策、法规及标准,可通过海关总署、生态环境部等官方网站实时查询,确保进口活动合法合规。选择信誉良好、产品质量稳定的供应商是关键,建议实地考察供应商的生产加工环境、质量管控体系,查看其过往的产品检测报告、客户评价等,以保障货源质量。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国外发货前,最好对再生铝进行一次铝含量检测,提前了解货物是否符合我国进口标准,避免到港后因铝含量不达标等问题造成滞留或退运,徒增成本与时间损失。
(二)单证准备
进口再生铝需备齐一系列关键单证。合同要详细注明双方权利义务,涵盖货物名称、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方式、付款方式等核心条款;发票需准确反映货物价值;装箱单应清晰罗列货物包装、件数、重量等信息;提单是提货的重要凭证;原产地证用于核定关税,务必确保其真实性与准确性;质量证明书不可或缺,需包含供方名称、原料名称、净重、挥发物含量、夹杂物含量、铝以及铝合金含量、金属总含量、金属回收率、检验结果、供方质监部门的检印、本标准编号等详细内容,为海关审核提供有力依据。
(三)报关与查验
货物抵达我国目的港后,进口商需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船舶申报进境之日起 14 日内,及时向海关申报。申报时,通过国际贸易 “单一窗口” 提交准备好的各类单证,海关将对单证进行审核。随后,海关大概率会对货物进行查验,查验内容包括核对货物的名称、规格、数量、重量等信息是否与单证相符,检查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表面是否整洁、有无严重飞边或气孔,以及通过专业设备检测夹杂物含量、铝及铝合金含量等指标是否达标。若海关对货物质量存疑,还可能抽取样品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进口商需积极配合,确保查验工作顺利进行。
(四)税费缴纳
再生铝进口需缴纳关税与增值税。税费依据货物的完税价格与适用税率计算,完税价格通常以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海关依法进行审定。不同类型的再生铝原料适用不同的申报编码与税率,常见的如 7602000020 - 符合 GB/T 38472 标准要求的可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铝块、屑料),暂定关税:0,最惠关税:1.5%,增值税率:13%;7602000040 - 可进口再生纯铝原料等。进口商应根据海关出具的税单,在规定期限内,通常为 15 日内,通过电子支付等方式完成税费缴纳,以免产生滞纳金,影响提货流程。
(五)后续监管
提货后,进口商并非就 “高枕无忧” 了,仍需按照我国相关规定接受后续监管。在规定时间内,可能需配合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对货物的使用情况、流向等进行核查,确保再生铝用于合法合规的生产加工领域,避免出现违规转卖、私自改变用途等行为。若在后续监管中发现问题,企业将面临警告、罚款、责令整改甚至暂停进口资格等处罚,因此务必严格落实监管要求,保障进口再生铝业务全流程的规范性。
(来源:进口清关一点通)
进口再生铜铝原料政策解析:全新格局与发展机遇
2024 年 10 月 21 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再生铜及铜合金原料、再生铝及铝合金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为进口再生铜铝原料带来了全新的政策导向。此次公告内容丰富,涉及多个关键领域。
一、进口政策的核心要点
-
固体废物属性变更
:明确符合要求的铜、铝再生原料在进口时不再被视为固体废物。这一转变极大地改变了进口流程和监管方式。并且在进口过程中,铜和铝不能混装,同一类原料也不能散装混合。例如,铜米和铜管不能散装混合,需分别独立包装后再进行进口。 -
原料分类调整
:再生铝原料的分类不再局限于 “铸造铝合金原料”,而是细化为 “纯铝原料”“变形铝合金原料” 及 “铸造铝合金原料”。同时,再生黄铜原料更新为 “铜合金原料”。这一调整使得进口原料的类别更加清晰,有利于行业的精准管理。 -
申报编码增加
:新增了再生铜、铝原料进口申报 HS 编码,涵盖 7404、7602 章节。这一举措为进口申报提供了更明确的依据,有助于提高申报的准确性和效率。 -
检验要求简化
:强调以感官检验为主,对于感官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可能不再进行进一步检测。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检验流程,提高了进口效率。
二、进口再生铝的具体内容
可进口再生铝种类
·纯铝
·变形铝合金
:通过热加工或冷加工进行塑性变形生产加工产品的铝合金,俗称 “熟铝”。其包含铝 - 铜系、铝 - 锰系、铝 - 硅系、铝 - 镁系、铝 - 镁 - 硅系、铝 - 锌系及其他变形铝合金。进口以铝锭和散装铝为主,由于铝含量纯度不高,容易携带杂质,如铝管内携带铜、表面附着油漆、带有螺丝、铜管、线路板、塑料与玻璃、铁质类物体、胶膜、非金属物质、泥沙、油污等。目前进口要求中,这些非铝合金类物质都不允许携带。原料来源包括挤压材余料、板材加工余料、铝板、铝带、加工废料、锻造铝轮毂、飞机铝板、各类铝器具、铝线、铝压实块、门窗铝材、铝箔等。其铝及铝合金的实物含量应≥91%,夹杂物≤0.8%。
·铸造铝合金
-
申报编码
:7602000020 - 符合 GB/T 38472 标准要求的可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铝块、屑料)暂定关税:0,最惠关税:1.5%,增值税率:13%;7602000030 - 其他可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铝块、屑料);7602000040 - 可进口再生纯铝原料;7602000050 - 可进口再生变形铝原料(对于 7602000030 所表示的 “其他原料” 暂不清晰其所指,可能是标准范围之外但允许进口的再生铸造原料,不过标准之外的原料应是不被允许进口的,编码描述比较模糊。)
三、进口再生铜的具体内容
-
可进口再生铜种类
:公告附表显示可进口再生铜包括 “再生铜原料”“再生铜合金原料”。
·再生铜
·再生铜合金
-
申报编码
:7404000020 - 符合 GB/T 38470 标准要求的可进口再生黄铜原料(块料、屑料)暂定关税:0,最惠关税:1.5%,增值税率:13%;7404000030 - 符合 GB/T 38471 标准要求的可进口再生铜原料(铜线、混合铜料、铜米)暂定关税:0,最惠关税:1.5%,增值税率:13%;7404000040 - 其他可进口再生铜合金原料(块料、屑料);7404000050 - 其他可进口再生铜原料(7404000040 可用于申报黄铜合金外的其他类铜合金,如青铜,但 7404000050 所指 “其他可进口再生铜原料” 仍需等待后续明确其所指,在实际操作中分辨。)
宁波口岸铜材进出口新趋势:价差收窄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一、铜材市场概况
铜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宁波口岸作为中国重要的铜材进出口枢纽,其数据变化往往反映了国内外市场的动态。2024年,宁波口岸铜材进出口市场呈现出一些显著的新变化,尤其是进出口价差的收窄,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根据宁波海关的最新统计,2024年宁波口岸在未锻轧铜及铜材的进出口量、价值和价格方面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这些变化背后,既有国际市场的波动,也有国内需求的变化。
二、2024年宁波口岸铜材进出口数据解析
01 全年数据总览
2024年,宁波口岸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总量为64.8万吨,同比下降12%;进口价值为408.3亿元,下降3%;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6.3万元,上涨10.3%。
同期,出口未锻轧铜及铜材总量为28.3万吨,同比增长34.6%;出口价值为206亿元,增长40.2%;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7.3万元,上涨4.1%。
02 12月单月数据
12月份,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6.2万吨,同比减少8.9%;价值39.3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6.3万元,上涨9.8%。
同期,出口未锻轧铜及铜材1.6万吨,减少4.6%;价值12亿元,增长2.1%;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7.5万元,上涨7.1%。
三、价格变化趋势:高位震荡中的机会
01 进口价格走势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宁波口岸进口铜材价格进入上升通道,并在2024年6月达到每吨6.7万元的历史峰值。虽然下半年价格有所回落,但整体仍处于历史高位。
02 出口价格对比
出口价格趋势与进口基本一致,2024年全年平均价格为每吨7.3万元,12月单月价格更是达到每吨7.5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进出口价差显著收窄,这为国内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四、进口来源与出口目的地分析
01 进口来源
2024年,宁波口岸从刚果民主共和国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12万吨,同比增长115.2%,占总进口量的18.5%。其中,高纯阴极铜(HS编码:7403.11.00)进口量达11.3万吨,占宁波口岸高纯阴极铜总进口量的36.5%。
此外,日本、赞比亚和欧盟也是重要的进口来源地,分别进口6.6万吨、6.5万吨和5.1万吨。
02 出口目的地
宁波口岸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为东盟、欧盟和韩国。2024年,对东盟出口6.2万吨,同比增长18.2%;对欧盟出口4.8万吨,增长16.4%;对韩国出口3.8万吨,增长94.7%。三者合计占出口总量的52.1%。
五、贸易方式调整: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分化
2024年,宁波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49.7万吨,同比下降17.1%;一般贸易方式出口16.3万吨,增长22.5%。
同期,加工贸易方式进口5.3万吨,减少35.6%;出口11.3万吨,增长46.7%。这种贸易方式的分化,反映了企业在应对市场变化时的策略调整。
六、未来展望与市场建议
01 市场机遇
-
价差收窄为国内铜材加工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
高纯阴极铜的进口增加,表明高端材料需求增长 -
对东盟、欧盟等地的出口增长,显示国际市场对中国铜材的认可度提升
02 风险提示
-
原材料价格波动仍可能对市场造成冲击 -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可能影响贸易流向 -
企业需密切关注政策调整,规避潜在风险
(来源:进口清关一点通)
特朗普钢铝232附加征税的执行细则梳理
(来源:上海公平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