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市场预期,7月CPI快速回落至2%下方,并创下30个月新低,而PPI连续五个月负增长、工业增速也再次回落,显示经济仍在底部徘徊,这为宏观政策微调提供了空间。市场普遍预期,降准敏感时点已经来临。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经济陷入通缩的可能性不大,但物价上涨压力仍较大,明年或迎来新一轮通胀上行周期。
CPI有进一步降低可能
数据显示,7月CPI同比上涨1.8%,较6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是2010年1月份以来最低水平。据测算,在1.8%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均约为0.9个百分点。
“7月CPI下行主要是翘尾因素明显回落所致,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均小幅上涨,而翘尾因素则比6月回落0.5个百分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连平预计,未来CPI还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9、10月份或是年内低点,全年CPI将在保持在3%以下。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则表示,CPI 同比涨幅7月份可能已经见底,未来在基数效应的影响下,可能小幅回升,但总体通胀压力不大。
同一天公布PPI数据连续五个月负增长,显示目前经济仍在底部徘徊,而随着CPI持续回落至2%以下,市场不免担忧宏观经济陷入通缩局面。
对此,彭文生表示,“PPI 虽然将持续位于负增长区间,但是由于货币政策放松仍然有空间,名义贷款利率仍在较高水平,因此经济落入长期通缩的可能性不大。”
而北京领先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董先安在数据发布后,更称此为“又一轮假通缩”。
考虑近年货币供应、资源约束、内外共振、新增劳动人口同比转负等因素,中国面临“通缩易治、通胀难压”的情况。
“二季度政府投资、信贷和利率政策已有所微调,此时若防通缩过度可能引发新一轮CPI、PPI环比、同比急升,过犹不及,重蹈2010年底覆辙。”董先安说。
根据统计局数据,从2010年底,CPI进入一轮上行周期,整个2011年,中国面临巨大通胀压力,最高时同比涨幅达到6.4%,而全年CPI达到5.4%,远超当年年初制定的4%目标。
明年初或迎新一轮通胀
从目前来看,尽管CPI已回落至很低水平,但影响物价上行的压力依然存在,并且不容忽视。
连平指出,考虑到经济有弱势回升的趋势,下半年物价的新涨价因素将相对有所增强。一是企业生产活动有企稳迹象,未来需求恢复将带动生产性价格止跌上行;二是猪肉价格在年底可能有所反弹;三是蔬菜价格受天气影响短期上行态势可能持续;四是包括油价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再次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低而有缓升可能。
“三季度末和四季度初可能是本轮物价运行周期的低点,今年底明年初物价可能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连平说。
“7月CPl涨幅回落到1.8%,但这是在去年高物价基础上仍上涨1.8%,并不是物价下降,更不是什么低价格时代”,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微博)表示,物价稳定的基础不稳固,年末可能涨幅会回升。
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加大
而昨日同时公布的几项重要经济数据也表明,宏观经济可能仍在底部徘徊,目前的政策重心放在稳增长,物价快速回落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空间,降息和降准都有可能,但后者可能性更大。
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PPI同比下降2.9%,降幅超过此前市场预期,并连续五个月负增长。这表明,经济回落过程中需求依然偏弱。此外,工业经济增速也较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至9.2%,创逾三年新低,这与7月PMI回落的趋势一致。同时,消费增速创逾六年新低。
“7、8月份宏观数据不会有明显好转迹象,经济仍在经历筑底徘徊的过程,但整体来看,经济已经呈现降中趋稳的迹象。”连平对记者说。
连平指出,尽管下半年存在小幅降息和降准的可能,但在经济增长企稳缓步回升、物价见底后明年将步入新一轮上行周期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放松微调的腾挪空间不是增大而是缩小了,货币政策大幅宽松的必要性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
范剑平也认为,物价稳定的基础不稳固,年末可能涨幅会回升,货币政策松动的空间不大。但他同样不排除三季度降息降准的可能。
根据根据以往的经验,数据披露前后即是降准的时间窗口,与此同时,近期外汇占款增量下降导致的流动性紧张,市场对于本月降准的预期明显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