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协会官方微信

1.92万亿存货压顶 有色业成存货减值“重灾区” 2012年08月24日浏览次数:1503 作者: 来源:互联网

 截至8月23日,已公布半年报的1470家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8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65.53亿元,同比微增0.41%。

   经济增速下滑,除给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带来影响外,上市公司整体存货也逐步攀升。剔除不可比数据后,1269家上市公司期末存货金额合计1.92万亿元,与今年初的存货金额1.79万亿相比增长7.5%,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2.62%。

   上半年,上市公司存货增长速度远超营收及利润增速,不过,与今年一季度末的27.3%相比,上半年末存货22.62%的同比增速放缓4.68个百分点,显示出经过几个月的去库存化过程,二季度上市公司存货增长有所放缓,但去库存仍然“任重而道远”。1.92万亿元的存货总额,若按照上半年的营业成本计算,消化周期约358天,同比约增加25天。

   “滞销”严重 产成品库存大增

   受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国内上市公司出现存货增加、存货周转率下降的局面。半年报数据显示,从存货周转率数据来看,1269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存货周转率约为1.02次,与上年同期1.09次的存货周转率相比出现下降,显示出上半年上市公司销售及变现能力降低。

   在1269家上市公司中,83家上市公司存货同比增幅超过100%以上,37家公司存货环比(与年初余额相比)增幅超过100%以上。

   在房地产调控继续深入的背景下,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盘整态势,房地产仍处于去库存化周期。宋都股份(600077)上半年末库存余额达78.67亿元,较去年同期激增959倍;华夏幸福(600340)上半年末存货余额达256.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91倍。

   同样由于销售低迷,上半年汽车行业存货情况也不乐观。国机汽车(600335)中期库存余额达到82.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41%,较年初余额增长317.49%;公司称,供应商对中国市场预期过高,市场实际增速放缓,导致存货增加。

   从可比公司的存货明细情况来看,上半年,原材料存货金额为1609.5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产成品存货金额为223.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74%。

   分析人士称,原材料库存是领先性指标,反映生产厂商扩大生产的意愿;产成品库存是滞后性指标,是经济回落导致需求下行带来的库存积压。上半年原材料存货增长反映出企业对未来信心不足,开工生产意愿不强;而产成品库存的增长则反映出下游需求下滑明显,上市公司仍面临较明显的“滞销”问题。

   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和水泥市场需求回落,海螺水泥(600585)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1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1.33%。公司中期末存货余额高达48.22亿元,同比增长26.26%,比年初增加10%,其中,产成品库存高达21.67亿元。

   “吞噬”利润 存货跌价准备上升

   与存货增加相对应,上半年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调整,不少上市公司出现存货跌价风险。

   半年报数据显示,共有近800家上市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有可比数据的694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合计为113.5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2.55%。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占694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的12.6%。

   有色行业成为上半年存货减值损失的“重灾区”。上半年,稀土市场较低迷,产品价格同比下降,包钢稀土(600111)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为1.57亿元,占利润总额的6.44%,同比增长429.82%;公司解释,报告期末,多数稀土产品价格低于上年末水平,公司对部分存货补提了存货跌价准备。株冶集团(600961)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27443.10万元,同比增加22016.66万元,主要是本期期末锌、铅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成本造成跌价准备增加。

   除了传统行业“受伤”之外,部分新兴产业也由于行业环境的快速变化而导致出现资产减值。智能手机领域的爱施德(002416)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8.44亿元,同比增长57.93%;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68亿元,主要原因便是行业环境快速变化,公司库存产品大幅跌价,形成较大跌价损失。公司称,智能手机市场快速发展,在芯片商、厂商、运营商激烈竞争的作用下,产品快速升级换代,价格迅速下跌,导致公司库存大幅跌价。

   “存货跌价准备”甚至成为左右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8月2[NextPage]1日,光电股份发布业绩修正公告称,因光伏行业材料价格持续走低,子公司云南天达光伏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导致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亏损。此前公司曾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50%,上年同期公司净利润约为4041万元。

   受国内国外经济环境的影响,部分原材料及终端产品价格的调整仍在继续,跌价速度加快,也给拥有大量存货的上市公司带来了高额的存货跌价风险。

   去库存 任重而道远

   分行业来看,库存压力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等行业。煤炭市场方面,受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及“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单位GDP能耗下降的影响,上半年境内外煤炭市场价格持续下行,国内各地煤炭库存普遍较高。

   Wind数据显示,已经公布半年报的25家煤炭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025.58亿元,同比增长11.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40亿元,同比下滑2.96%。有可比数据的23家煤炭公司上半年存货金额为271亿元,同比增长21.76%,比年初增长11%。

   中煤能源(601898)上半年末存货高达76.63亿元,同比增长14%,比年初增长5%。阳泉煤业(600348)中期存货为9.19亿元,同比增长50%,比年初增长14.3%。

   钢铁行业的情况同样不乐观。铁矿石库存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处于高位,而由于需求不振,钢铁相关企业大量产成品滞销,当前部分钢厂的检修仍在继续,钢材、铁矿石去库存的进程缓慢。

   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业内预计下半年包括煤炭、钢铁在内的产品价格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下游需求在下半年也难有明显改善,行业仍然可能面临艰难的“去库存”过程。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整体销售情况略有回暖,但开发商的库存压力依然偏大。77家上市房企上半年存货金额为1.08万亿元,同比增长30%,若按照上半年营业成本测算,这些上市房企的存货周转天数约为4456天。

   海通证券报告指出,本轮去库存始于2011年10月,根据历史经验以及产出处于筑底阶段的判断,目前处于主动去库存尾声。从行业看,采掘工业库存压力大,去库存才刚刚开始,原料工业库存预计仍需4-8个月的库存去化时间,加工工业预计仍有4个月左右的库存去化时间,生活资料制造业去库存压力小。

   记者点评

   去库存步入“中场”

  在经历数月库存消化后,钢铁、有色等行业已经进入去库存的“中场”阶段,库存消化速度有所减缓。部分行业则已进入主动去库存的尾声。

   存货通常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从上半年上市公司库存情况来看,存货总额同比增幅超过两成。但从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例来看,上半年上市公司存货仍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截至6月底,上市公司存货总额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41.24%,一季度为41.27%,而去年6月末该比重为39.34%。因此尽管存货同比出现较大增长,但从资产占比来看,当前存货总量仍维持平稳增长的水平。

   今年以来,钢铁、采掘、有色等行业都经历了明显的去库存过程,目前部分行业去库存速度已经有所放缓。以钢铁业为例,今年钢铁业景气度节节下滑,陷入全行业亏损境地,随之而来的是钢材库存激增,行业去库存压力重重。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我国钢材社会库存量一直保持在1500万吨以上的水平。其中,2月末达到1894万吨的高位。7月末钢材社会库存量与年初相比仍增加19.22%,达到1538万吨;比6月末下降17万吨,降幅为1.07%,这已是连续第三个月降幅收窄,这意味着钢材去库存速度有所放缓。

   与钢铁行业去库存放缓相比,煤炭行业的去库存则刚刚开始。自5月份以来,煤价连续出现13周下跌,各主要港口及电厂电煤库存纷纷创下历史新高。但是近期环渤海煤价已连续两周止跌,部分港口指导价甚至出现微幅反弹。受此影响,煤炭库存开始出现大幅下降。数据显示,电厂煤炭库存已经由此前的33天下降至22天左右。

   相对于上游行业大规模去库存而言,制造业产成品库存压力已经有所缓解。数据显示,7月PMI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0%,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降至临界点以下,意味着制造业产成品的库存压力减轻。而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5%,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业内认为,通常情况下,原材料库存与产成品库存一升一降,表明正在进入去库存末期。

   对于房地产来说,在新开工增速下滑后,房企正在加紧去库存。尤其是今年以来,加快项目周转,提高资金回流速度是大部分开发商的主要经营策略。受此带动,楼市去库存化速度已经加快。特别是今年土地成交持续低迷,业内开始担心未来供应量是否会出现下[NextPage]滑,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存量房的消化速度。

   尽管如此,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果存货增多,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率。特别是当存货中产成品数量大幅增加时,说明公司产品滞销,对经营会造成影响。当市场价格出现拐点后,大量存货将加大上市公司利润波动。尤其是经济增速放缓时,存货价格、产成品处于跌价状态,此时存货往往就成为上市公司的“包袱”。对于那些原材料采购到销售周期较长,或者存货周转率相对较低的公司而言尤为明显。不过,从中报来看,钢铁、有色、煤炭等公司已经对上半年的库存计提了跌价准备。随着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企稳,未来相关上市公司可以“轻装上阵”,业绩继续受到“干扰”的程度也将减小。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经过三个季度的主动去库存,部分行业的库存已降到适中,经济将进入被动去库存和弱复苏期。下游需求能否得到回暖将成为影响企业采购规模、库存水平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