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我国电子废弃物产生的速度十分惊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生产大国。然而,电子废弃物在回收及综合利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着污染环境和损害人体健康的现象。虽然相关部门已加强管理,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业内专家认为,应当从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战略高度,对电子废弃物的处理给予高度重视。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生产国
据2010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生产国,每年生产超过230万吨电子垃圾,仅次于美国的300万吨;到2020年,我国的废旧电脑将比2007年翻一番到两番,废弃手机将增长7倍。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李金惠介绍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年光需要拆解处理的“四机一脑”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和电脑五类废电器就高达两三千万台。另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电子废物开始非法进入我国,并在部分地区形成了规模化的非法拆解处理聚集区,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李金惠说,虽然近年各级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对非法走私进口电子废物和非法拆解活动进行整治,非法进口电子废物现象有所遏制。但目前发达国家电子废物借道其他国家向我国境内走私又开始增多,这是电子废物非法走私监管面临的新课题。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电器循环技术研究所主任田晖介绍,一台电脑有700多个元件,其中有一半元件含有汞砷硌等有毒有害物质。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管理系主任靳敏说,出于驱利考虑,现在电子垃圾野蛮拆解现象仍然普遍,带来的环境损害非常严重,最终也将作用于人类自身。如焚烧电子垃圾过程中,产生大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二噁英等。这些物质通过空气传播,一旦进入人体内就有致癌等严重后果,在人的体内基本不能代谢。
价值可观的“城市矿山”必须资源化利用
田晖介绍说,电子废弃物是一种特殊再生资源,虽然污染巨大,但也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比如,电脑中金属的含量为35%左右,废弃印刷电路板中金属含量更是可观,废弃线路板中仅铜的含量就高达20%,另外还含有铝、铁等金属及微量的金、银、铂等稀贵金属。电子废弃物中的塑料含量也很高,塑料熔化后可作为新产品的原材料或者被用作燃料。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固体废物管理处副处长戴祥说,我国是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电脑等电器电子产品产量数以亿计。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显示,2011年我国电视机产量为1.2亿台、冰箱和家用冷柜1.05亿台、洗衣机6671万台、空调1.3亿台、电脑3.2亿台。
目前,我国的家电进入一个更换的爆发期。这些电器的回收价值可观,无疑是一座富产的“城市矿山”,需要给予充分的开发利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回收总值达2500亿美元,并且以年均15%~20%的速度增长。全世界钢产量的45%、铜产量的62%、铝产量的22%、铅产量的40%、锌产量的30%来自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这之中绝大部分是从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而得到。
位于浙江台州的齐合天地是国内一家比较大型的固废拆解企业,也是一家上市公司。公司总经理丁国培介绍,他们去年拆解45万吨固废物资,回收铜就达到8.5万吨,相当于一个国内数一数二的大铜矿。加上铝、铅锌等其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达到99%左右,比进口高品位“精矿”的价值都高。
专家认为,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从全国情况看,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回收废旧家电超过6000万台,经无害化拆解处理后可获得金属、塑料和玻璃等有价资源超过50万吨,有力地支持了循环经济发展。专家还预计,我国未来仅主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每年的报废数量就会超过一亿台,若能实现无害化的资源利用,可每年提供超100万吨的稀贵金属、有色金属、工程塑料等宝贵资源。
回收行业发展迅速环保问题依然突出
李金惠说,在实施“以旧换新”政策之前小商贩是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的主力军,而通过正规渠道回收并拆解的比例仅为5%-10%。但是,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加快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集中回收和拆解处理,在全国范围初步建立起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设立正规回收企业877家,回收网点29619个。
戴祥介绍,电子废物处理企业也迅速发展。在“以旧换新”政策实施的基础上,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完成了本地[NextPage]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发展规划的编制。目前,经环保部备案的24个省级产业发展规划共规划拆解处理企业94个,基本形成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产业规模化、集中化、规范化的发展模式。
李金惠说,“以旧换新”政策虽然促进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集中处理,但各地发展差异导致各地的回收量差距巨大。最多的如江苏省回收近1300万台,最少的如西藏没有回收,海南仅回收到1万台。
虽然我国在不断完善电子废弃物回收及综合利用管理体系,并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激励政策。很多大企业在国家监管和产业政策引导下,拆解处理和深度利用的技术趋于成熟,对废电路板、废塑料、金属等的利用附加值越来越高,循环经济发展出现了规模与质量并重的“绿色资源化利用”趋势。但很多地方“野蛮拆解”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仍十分普遍。
目前各地都存在不少无资质许可证的手工作坊,他们组织工人,把废弃的电子产品拆成小零件,提炼各种金属。比如,通过破碎后酸洗等方式提取铜、冲天炉焚烧提取金、铜等;通过手工物理分拣、加热枪加热、电炉烘烤等方式进行各类元器件和材料的分离。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和废物,不仅对大气和河流造成污染,也给工人和附近居民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