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国务院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部际协调小组12家成员单位22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和农业产业化等九大行业和领域兼并重组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分析人士指出,尽管近年来相关政策不断,但电解铝行业的状况并无明显改善,意见的出台或会实质性推进行业的兼并重组,尚需警惕产能过剩。
这九大行业和领域有一个共同特征,即规模经济效益显着,但目前这些行业的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小而分散,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缺乏能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大企业,从而引发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突出问题。在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企业的兼并重组一直被视为当前工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如今政策层面再度发力。
《意见》提到,到2015年末形成若干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电解铝企业集团,前10家企业的冶炼产量占全国的比例达到90%。支持具有经济、技术和管理有事的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支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优质企业强强联合,积极推进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鼓励“煤(水)—电—铝”及“矿山—冶炼—加工—应用”一体化经营,实现规划化、集约化发展,培育3—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工信部总工程师、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朱宏任表示,对于规模效益显着的行业,通过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延伸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形成一批在行业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从这份意见与以往类似文件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准则,尊重企业意愿,由企业通过平等协商,自愿自主地开展兼并重组。同时,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环境。完善企业兼并重组服务管理体系,努力消除制约企业兼并重组的体制机制障碍,规范行政行为。
此外,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完善治理结构,增强技术优势,开展管理创新,加强品牌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国际竞争力,推进转型升级。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形成结构合理、有效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格局。
对中铝等大企业或形成利好
针对《意见》中提到的电解铝行业企业兼并重组问题,对于中铝这样的大型企业集团无疑是个明显的利好,将会促进中铝等大型企业的成功购并铺平了道路。事实上,中国铝业(5.14,0.01,0.19%)近些年来一直进行兼并重组,1月初银星能源(7.02,-0.13,-1.82%)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控股股东宁夏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知,中国铝业与华电国际(3.77,0.00,0.00%)就收购者持有的宁夏发电集团23.66%股权事宜签署协议。完成此次股权转让后,中国铝业将持有宁电集团59%的股权,成为银星能源的实际控制人。至此,中国铝业实现对宁电集团的绝对控股,其煤电铝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初显。
但从实际效益来看,近年来中铝在不断的扩张的过程中效应并不明显,一方面是由于中铝在海外购买的矿产价格过高,另一方面对于国内企业的兼并,出现了优势企业不愿被兼并,劣势企业兼并后则成为拖累公司业绩的包袱,没有及时地完成对兼并企业的消化和吸收。国家政策的推动,将会对中铝这样的大型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兼并重组的环境,这将有利于对国内优势铝小企业的成功兼并,从而更好地整合铝产业链、创造规模和成本优势,从而帮助大企业做大做强。对于没有任何优势的小企业只能不断淘汰,从而完成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我国铝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对于今后电解铝行业的发展,有分析师表示,就中小型铝企而言,要么联合重组,要么进行产品创新,在细分市场上差异化发展。
并购重组过程中需警惕产能过剩
据统计,自2002年我国电解铝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这种情况之后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尽管国家对电解铝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频出,但近几年中小企业的落后产能淘汰进展缓慢。一方面是电解铝企业具有一定垄断性质,另一方面电解铝厂与地方关联也比较大,所以推进难度比较大。
2012年全国电解铝产能达2687.8万吨,产量2195.5万吨,电解铝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近年来的市场消费保持稳定,但产能的扩张依旧,由于新建扩产,2013年国内市场的新增供应压力依然较大。意见的出台或会加快这部分市场的退出。
电解铝的成本主要是氧化铝和综合电耗,电费占总成本高达40%以上,在能源丰富地区,占重头的电力成本降低了将近30%。因此,面对能源的制约,今年来电解铝企业大多选择向能源更具优势的地区转移,或发展“煤电铝”、“水电铝”一体化模式,在异地新建新增产能,使得电解铝的产能过剩成行业顽疾。
而《意见》也明确提出,对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中央财政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给予重点支持,加大奖励力度。
电解铝行业的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一方面要突破跨地区、跨所有制的障碍,另一方面也应遏制重复建设、加大对过剩行业矿产资源进口的限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减少产能过剩,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